为什么抗衰要乘早
- 逆龄二十岁
- May 7
- 2 min read
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“——《论语》
经常有人问我,是不是什么时候开始养生都可以?答案是确实都可以,但效果会差很多。等到身体衰老了再去修整,即使身体通了,代谢恢复了,很多细胞的衰亡也无法逆转。“抗衰要乘早”并不仅仅是一句广告词,而是生理学上的真理。
中医有句话,久虚不可医。如果一个人衰老久了就不容易医治,这是因为身体积累的损伤到了一定程度后,很多已经无法逆转,即使华佗在世也无能为力。东汉末年时华佗就曾为顿子献治疗[i],病情好转些后告诫他,他只是表面痊愈了,但内部尚虚,要悉心调养,不可以行房,不然三日内会吐舌而亡。当顿子献没有忍住,和妻子同房,三天后便气绝身亡了,临死时舌头也确实伸出了好几寸。
而顿子献的虚衰之所以无法逆转,就是因为他的阳气已经非常弱了,经络中积攒的代谢淤堵严重,身体各处的缺血缺氧性病变已经无可挽回。内经在开篇《上古天真论》中记载,一个女子到了四十九岁,男子到了五十六岁,阳气就耗损严重,所以身体沉重,头发变白,进入了所谓的更年期,不能再生孩子,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。所以建议抗衰的最佳年龄要在这个时间节点之前,如果超过了也可以,但需要花双倍甚至数倍的力气。
因为在早期,器官还只是功能低下,用移精变气恢复代谢后,细胞的肿胀、脂肪变、玻璃样变、黏液样变都可以重生。但一旦等到细胞核和细胞膜改变,细胞就会产生氧化应激和炎症等各种坏死,最后细胞膜破裂,彻底死亡。这种毁灭性损伤即使用移精变气也是不可逆的。

西医也有同样的发现,当一条血管缺血40~60分钟后,即使代谢恢复,缺血区域仍不会得到血液的灌注,这个现象被称为无复流[ii],常见于心肌、脑、肾、骨骼肌。早期血管细胞会肿胀,逐渐出现“疱疹”样突起,最后死亡脱落,随着死亡细胞的堆积,血流会像“淤泥”一样,血管壁变得异常脆弱,最终破裂。这是血液会向外大量渗出,这条血管已无可挽回。
因此,无论你现在多大年龄,越早开始抗衰,就能花越少的力气逆转衰老,逆龄抗衰要趁早。
[i] 赵幼文,赵振铎.(2001). 三国志校笺. 巴蜀书社出版
[ii] 裴建明、曾晓荣、张玉顺、刘慧荣、徐琳(2020). 心血管生理学基础与临床(第3版). 高等教育出版社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