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精变气任脉疏通法
- 逆龄二十岁
- May 7
- 6 min read
“医书有任、督二脉,人能通此二脉,则百脉皆通。”——《周易参同契》
在上古时期,移精变气的任脉疏通法是真圣疏通全身、排出代谢物的第一步。我们凡人无论年龄,也都可以通过疏通任脉,排出体内淤积毒素,使身体年轻,内心安定。
这是因为一旦任脉被疏通,全身经脉也能迅速畅通。任脉起于胞宫,止于唇下承浆,它就像军队里的总司令部,不但五脏气血在这里交汇,影响衰老和情绪稳定的内分泌腺体也分布在这里。《参同契》说“人能通此二脉,则百脉皆通[i]”,这里说的二脉之一就是任脉。李时珍在《奇经八脉考》中记载的 “是故医而知乎八脉,则十二经、十五络之大旨得矣[ii]”,这里的八脉之一也是任脉。任脉通,五脏和内分泌就通,我们也自然年轻喜乐。
首先,任脉通则五脏通
我们体内其实和自然界一样,如果我们的细胞是一个个生命体,那经络就是给它们运送养分,带走代谢物的河流。这些河流最终汇入海洋,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海洋就是任脉,也被称为阴脉之海。什么是阴脉之海呢?“阴”指五脏,“海”指百川汇聚之地,阴脉之海其实就是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五脏的交会中枢,所以,疏通任脉,就能疏通全身的五脏气血。
其次,任脉通则内分泌通
我们的内分泌其实控制着衰老和情绪。如果你的腺体淤堵,那激素水平就会失衡,引发一系列衰老和情绪的连锁反应。比如,雌激素的下降会使皮肤干燥粗糙、出现皱纹色斑、情绪抑郁、焦虑;甲状腺激素的异常会导致体重变化、疲劳乏力、精神紧张、情绪波动大、易激易怒……这就是所谓的内分泌失调。古中医在任脉上发现了三大调节内分泌的穴位,并把它们和丹道的三个丹田对应。

一、疏通印堂穴,逆转松果体萎缩
印堂穴位于我们两眉之间的上丹田,这里有着掌管睡眠与精神的松果体。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负责调节我们的睡眠-觉醒周期。上古真圣在移精变气过程中发现这里是“藏神之府”,是精神的所在,掌管着人的情绪,因此也成为丹道家的“炼神”之所。西方也认为它是精神和灵魂的交汇点,笛卡儿把它称为“灵魂的宝座”, 佛教、印度教也强调松果体的精神力量。
有一位女士,三十七岁,她找到我是因为长期失眠的问题,免疫力也非常低下,基本每个月都会感冒,情绪上也总是莫名地焦虑。我用望诊看她时,发现她的松果体也严重钙化萎缩了,大部分都是灰蒙蒙的结缔组织。听她说法时,她的头部钙化的那一半是不发声的。
其实,我们的身体就像被老天爷设定好的程序一样,七岁左右松果体就开始钙化萎缩,结缔组织增多,循环逐渐堵塞,除了会影响这位女士的睡眠和免疫力,还会造成压力、抑郁症、焦虑症,长期发展还很可能产生精神分裂,这都是临床比较常见的。
当我用任脉疏通法为她疏通印堂穴时,阳气进入松果体后,她一开始说眉心发麻发涨,后来整个脸都发麻,印堂穴位置还时不时有霓虹灯般闪烁的感觉。在疏通表层的瞬间,她不自觉地留下了眼泪。其实,这就是她松果体中积压的情绪,随着眼泪被释放了出来。疏通后她说感觉心情轻松多了,当晚她一觉睡到了天亮。疏通一段时间后,她已萎缩的松果体不但没有继续萎缩,还奇迹般地恢复了一部分。松果体分泌紊乱导致的睡眠和焦虑也康复了,维持地很好。后来她继续跟随我练习其他移精变气法门,身体其他淤堵部分也慢慢畅通了。
二、疏通膻中穴,逆转胸腺萎缩
膻中穴位于我们两乳头之间,也就是中丹田附近。这里的胸骨后藏着主管免疫力与快乐的胸腺。胸腺分泌的胸腺激素与T细胞和免疫力紧密相关。古中医在移精变气实践中发现这里是气的汇集地,是“藏气之府”。如果膻中穴的气机畅通,我们就会快乐。所以《黄帝内经》有“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乐出焉”的说法。
有一位女士,四十九岁,她总感觉胸口位置总憋闷得很,情绪上也容易抑郁、生闷气。我看到她时她的嘴角是往下垂着,有种苦大仇深的味道。我让她尝试着笑一笑,还是有种苦笑的感觉。
这位女士之所以总不开心,和她膻中穴的淤堵有很大关系。在我们十五岁后,胸腺就开始缓慢退化,30岁后萎缩速度加快,到四十岁左右大部分胸腺就已经被结缔组织和脂肪取代了。这位女士的胸腺只残留了部分功能,胸闷不开心是自然的了。
当我用移精变气的任脉疏通法将气灌入膻中穴后,一开始她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感觉,这是因为胸口已经被不开心堵了很长时间了。慢慢地,她说开始感受到了阳气的能量,觉得胸口很温暖,然后热感一直下行到腹部,膻中穴的深层响了一下。我告诉她这说明已经开始疏通了。后来她就开始一直打嗝排病气,胸腺的萎缩逐渐逆转。她的胸口憋闷感减少了大半,疏通后脸色变得粉嫩,原本一直垂着的嘴角也慢慢上扬,她说已经好多年没有感觉胸口那么舒畅、快乐了。后来随着她的继续精进,抗压力和专注力也都有了明显的提升。

三、疏通关元穴,逆转肾上腺和性腺萎缩
我们的关元穴在肚脐下的一寸二分,也就是比拇指略宽些的位置,也就是下丹田位置。下面是掌管我们精力与志向的肾上腺和性腺。它们分泌的肾上腺素和性激素,主管全身的能量转换和生殖功能。古中医也叫它“藏精之府”,意思是先天与后天精华的住所。如果关元穴淤堵,我们不但会缺乏精力,性功能受损,还会恐惧、缺乏志向、精神颓废,也就是内经中说的“肾主恐,肾藏志,性智”。
有一位男士,四十二岁,他是某集团的继承人,刚开始找我是因为他和太太一直想要孩子,但他的精子活跃度很低,总活跃率仅为19%,生活上也觉得每天精力不够用,头晕犯困,血压异常。这些都是明显的肾虚症状,我和他聊生活和工作时,他总是无精打采,担忧很多事情,甚至有抑郁和厌世的情绪,他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,整日总容易恐惧担忧。
我用望诊看到他肚脐下的关元穴位置非常淤堵,他之所以出现这些肾虚症状,就是因为下腹部的淤滞导致肾上腺的功能衰退了,削弱了他的精力,所以他会头晕眼花、血压异常,情绪上也总是恐惧担忧,无精打采,抑郁厌世。关元穴淤堵后性腺合成的类固醇激素的能力也受到了损害,自然精子不活跃,阳痿早泄,繁衍后代的能力也衰退了。
用移精变气的任脉疏通法打通他关元穴的淤滞时,他感觉下腹部与肛门之间的位置开始发热,然后热感延至尾椎,热感在这个位置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向周围扩散,一直向上冲到双臂、颈部,最后头部都发热了。他慢慢感觉到腹部和胸腔被气顶地憋胀,就像一只青蛙,下腹部和头部有问题的地方也被气顶地发痛,然后他突然开始打嗝排病气,排了很久的病气后,他量了血压,高压117低压78,已经恢复正常了。自己也感觉头脑突然清醒,人也精神很多。坚持了段时间后,他又去测了精子活跃度,竟奇迹般地恢复到了45%,已经是可以受孕的正常范围了。他原本很颓废,接管家族生意也是被迫的,几年后过年带着儿子来感谢我时,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完全不同了,非常精力充沛,对集团的未来发展也确立了新的奋斗目标。
最后,任脉通是开发深层潜能的生理基础
道家的内丹修炼者自古就专注于打通任脉上的气机循环,俗称小周天。上面提到的任脉上调节内分泌的三大穴位,其实也就是丹士们修炼任脉的三个丹田。当他们开启三丹田在内的任脉淤滞点后,就能加速气机运行,开启神通等更高维度的生命层次。
古印度医学阿育吠陀也发现了类似的任脉,将它称为中脉,并且记录了类似三丹田的七个筋结淤滞点,俗称七轮。疏通中脉和七轮被奉为脱离苦海、成佛涅槃的无上法门,能实现灵魂的解脱和永生。无论古中国还是古印度,都在试图通过疏通任脉来建立周身循环,提升能量水平,开启更高的精神力量。
[i] 魏伯阳.(2015). 中国道教典籍丛刊:周易参同契集释. 中央编译出版社
[ii] 李时珍.(2018). 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.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